什么样的一支军队,于风雨飘摇黑暗动荡的南昌城里诞生,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成长,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万里长征磨练,于抗日烽烟点燃的太行深处抗争,于解放曙光天翻地覆的南国异域蜕变,于联合国军高歌猛进的朝鲜战场上鏖战,于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戈壁滩上扎根……
对此,金一南教授曾在《论中国》里这样评价:“他们穿着褴褛的军装,带着满身战火硝烟,消失在历史帷幕后面,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壮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这支军队从南昌首义转战途中失败,到红军时期由于战略失误不得不进行的长征;从日本人的“三光”、“囚笼政策”、“大扫荡”,到解放前期敌我双方悬殊的实力差距;从一穷二白以生命硬扛联合国军,到防范北境苏联入侵如履薄冰……他所做到的不仅仅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27年8月1日凌晨,火光划破了静谧的旧藩台衙门,浓浓夜色之中,由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正式诞生。
南昌义响鲜血染枪,五星赤帜九州飞扬。万里长征青山埋骨,百战锤磨钢铁脊梁。军旗猎猎九十五载,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在枪林弹雨和炮火淬炼中,他们由弱变强、涅槃重生,锤镰见证着这支威武之师的初生与壮大,在中国蓬勃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军人始终斗志昂扬地守护着无数百姓的岁月静好。
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