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人公考闯关计划—— 申论15分钟速记

作者: 时间:2025-05-04 点击数:

本期内容:材料阅读技巧

一、对策找取

寻找材料直接对策

从材料中寻找作答要点,是最基础的手段,同时也是提出对策题型作答的基础方法,也属于归纳概括的一种,本篇重点讲解原因推对策。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文中一些重要的词汇,比如建议、思路、方案、措施、需要、必须等,这些是比较简单的关键词。

)原因问题推出对策

材料中叙述某个案例出现问题,都是会有原因。所有原因都可以产生对策。比如:停车难的原因是车位少,所以,由停车位少这一原因推导出要增设车位。所以在书写对策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问题产生的原因,由此推出对策。

针对问题提出对策,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是较为常规的方式,且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提出的解决措施也会出现多样性。比如:当下社会出现路怒症这一问题。那么,解决的措施就很多,A考生的对策:提高公民素质;B考生:优化马路规则,对违规行为严查。因此,要准确把握问题所在,针对提出解决对策,注重优化语言,不求对策完全相同。

)书写要点

此种题型作答的要点切忌复杂。要根据题干要求来答题,比如题干要求针对此种现象,提出对策,那么答题的重点就应放在提出对策上,而不应该花太多笔墨在找原因上,直接简单的主体+手段+目的

二、对策表述

1.第一步:答案表述=概括问题看情况+对策措施。

2.第二步:对策措施=序号+总括词+具体内容(简写)。

3.第三步:具体内容(详细)=主体+客体+手段+内容+目的。

如果给定资料里的相关内容比较丰富的话,而题干限定的字数在300字以内,则直接概括材料内容,就可以满足字数要求。通常情况按照第一步和第二步,从材料中直接提炼概括出问题,再把对策逐条列出,足够解决大部分对策题。

若给定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比较匮乏,而题干要求的字数又在300字以上,就需要用第三步来扩充,才能满足字数的要求。

三、对策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提出的对策一定是题目指定的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一定是题目提出的所有问题,而不是部分问题。要达到有针对性这一要求,需要做到符合题目要求,如题目要求就给定资料中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那么答案中就应当针对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四、对策的可行性

什么是可行性:

1.身份可行:在做题时要看清楚你的身份是什么,然后再思考你这个身份拥有的权利是什么,根据这些你再提出相应的对策。在考试中,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你的身份是可以直接提出对策的,另一种你的身份不能直接提出对策,比如你想要完善相关法律,那么你可以在写对策时直接写建议人大及相关立法部门完善这方面的法律,这样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2.行为可行:就是要符合我们日常生活情况的,说白了就是提出的对策是能够实现的,比如出现一些问题你直接写加强监管,明确权责范围即可,你如果让将涉及到的所有部门的领导全部写检讨,主动去承担责任,那么显然是不可行的。

3.经济可行:即对策要在经济上具备可以实施的条件。政府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注意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五、积累常见对策

宣传层面

1.手段:

1常规手段:展板、海报、横幅、平面广告、讲座、宣讲、发放宣传材料、报纸、广播、电视等;

2新媒体手段: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政务APP、短信平台等。

2.内容:宣传内容一般为问题的危害,或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等。

3.目标:形成...舆论氛围;达成...共识;树立...意识;转变...观念;营造...社会氛围;树立...信仰;为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管理层面

1.手段:下命令、下发整改通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停业整顿、发布通告;掌握管理规律;改进管理方法;明确权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加强沟通;开发人力资源等

2.内容: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加强协同治理,协调沟通;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制定权力清单等。

3.目标:解决...问题,杜绝...现象;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树立权限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做到照章办事;实现综合治理、人性管理、柔性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

法律层面

1.手段:细化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项立法、公正司法审判、强化执法力度、推进普法工作、柔性执法。

2.内容:围绕...问题进行专项立法,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诉讼中秉持公开原则,公正司法;强化执法人员在...问题上的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在各级单位深入推进...法律的普及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工作等

3.目标: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法律依据;明确执法标准;提升法律意识提高违法成本;杜绝违法行为。

监督层面

1.手段:

1日常监督:政府机关内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监督。

2审计监督:政府专门机构或第三方进行审计监督。

3公众监督:鼓励民众申诉检举、诉讼等。

4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监督。

2.内容: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督岗位;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务公开,重要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为公众监督提供条件;畅通举报途径,开展网络或电视问政;加大内部监督工作力度,开展专项稽查行动等,

3.目标:减少领导干部失职,甚至违法乱纪现象;减少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消除政府决策中拍脑袋决策、一刀切现象;提高政府公信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警察学院 治安学院   鲁ICP备 05001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