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文章写作题型详解
一、审题立意
第一步:审题干:文章的主要话题是什么,也就是“文章写什么”的问题,为立意指明了大的方向。在具体命题上,题干往往会通过“请围绕……”“请就……”“请结合……”等词汇来提示。
第二步:读材料,找要点:材料是立意的主要来源之一,读懂材料是正确选择立意的基础。找准材料之间的关系,是抓住材料要点的关键所在。材料之间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
(1)同义关系。材料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相同;
(2)共同点关系。所供材料表面上没什么联系,实际上,有一定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往往就是考题的重点。
(3)反义关系。材料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第三步:用政策,定方向:从命题原理看,申论写作要体现出“政策导向性”;从写作角度看,选择立意就离不开大政方针和相关政策。立意有没有高度、有没有深度,就取决于理论政策水平高不高。
常见题型立意要点:
(1)主题类:即给出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进行写作,这一类是常见的题型,立意的特征是“限定范围、自选立意”。
(2)概念类:通常给你一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清晰,需要我们在答题时明晰概念。概念类文章写作立意时,一定要将概念具象化。
(3)关系类:即给你多个(常见两个)对象,围绕对象进行写作。这一类题目的写作思路,和前文综合分析题中关系分析题很相似,作答时应该先明确各对象的含义,再说明关系,再辩证地表达出文章主题(自己的观点)。
二、文章的布局——“353 布局法”
3 种布局思路
常规式布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按照事务发生的顺序,开头引出话题,中间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对策。这种布局方式主要用来解决原因型作文题。
原因型文章的纵向结构如果是以分析原因为主的文章,则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三个角度进行谋篇布局,先写直接原因,次写主要原因,最后写根本原因,这样条理性就很清晰。
【写作公式】文章=开头+分析直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根本原因+提出对策并结尾。
总分总式布局:总述问题,然后分项分层阐释重申论点,最后结尾。
总分总布局,主要用于中间几个论点为并列式的文章写作,要契合议论文「提出论点、展开论述、总结收尾」的思路。主要为解决对策型和意义型文章写作布局问题。
对策型文章是以提出对策为主的文章,可从“治标”“治本”两个角度来谋篇布局,也可从“近期”“中期”“长期”这三个角度来确定结构,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
【写作公式1】文章=开头+近期措施+中期措施+长期措施+结尾
【写作公式2】文章=开头+治标措施+治本措施+结尾
如果文章是以分析意义为主的文章,可按照时间顺序,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个角度来确定结构。
【写作公式1】:文章=开头+谈过去+谈现在+谈未来+结尾
也可以采用“主体分析法”,从“个人”“团队”“国家”“世界”等角度来确定结构。
【写作公式2】:文章=开头+对个人的意义+对团队的意义+对国家的意义+对世界的意义+结尾
“起、承、转、合”式布局:
起:点题(破题、提出问题);
承:展开正面论证;
转:换角度,反面论证;
合:扣题,收束全文。
主要用于论证型文章写作。论证型文章写作,即给出一个核心论点,然后通过论证的方式来说明核心论点的成立。当然,正面论证可以有几个论点,反面论证也是,在写作时要结合自身掌握的素材和论据进行合理安排。
【写作公式】文章=开头+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结尾扣题
5 个段落
1个符合题意的开头段、3个支撑的分论点段、1个完美的结尾段
综合来说,文章写作在1000字左右。1000字的文章,如果段落太多,会导致每段字数较少,难以将单个论点说明清楚,如果段落太少,会导致分论点较少,导致分论点无法支撑起总论点。
所以通常建议5个段落,但并非固定,在答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实际分析,6个段落也可以。4个以下或者7个以上段落是不建议的,一般5个或者6个段落。
3 个角度设置分论点
在文章写作中,确定总论点之后,分论点可以从3个角度设置分论点,这3个角度,将在作文写作时,很好地找到分论点,理顺文章思路。
第一个角度:是什么,主要针对意义型作文题。
第二个角度:为什么,主要针对原因型和论证型作文题。
第三个角度:怎么办,主要针对对策型作文题。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分论点要简短、明了地体现在每个自然段的段首;
②分论点之间最好句式相当,结构相同;
③进行句式以及词语方面的优化,要结合材料中的高端词,结合热点,结合日常积累的比喻修辞以及其他修饰词来进行恰当的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