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嫌疑人拿着菜刀挥舞,我的第一反应是害怕,但想到自己是一名警校生,我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餐厅这种人员密集的场所,绝不允许我退缩。我要冲上前去,要控制住他,要夺下他的刀……”
人物简介

王国巍,男,汉族,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2020级三中队学员。在校期间,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团结同学,与人为善,深受师生赞誉;集体见习期间,他虚心请教,吃苦耐劳,协助民警处置多起突发案(事)件,颇受见习单位肯定。

(王国巍与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

(王国巍跟随民警师傅出警)
事件回顾
2023年1月14日中午12时许,王国巍来到家乡某地的餐厅就餐。当他走到取餐窗口时,后厨方向突然冲出两名男子:其中一名右手持菜刀,叫嚷着往后退;另一名拿铁架挡在胸前,大喊让对方放下刀。二人僵持片刻,持架男子握铁架撞击持刀人,持刀人随即用刀挥砍,事态陡然升级。千钧一发之际,王国巍不顾个人安危,果断冲上前去,在群众的协助下抓住持刀者的右臂,成功夺取凶器。嫌疑人被以卧姿控制后,王国巍又指导人们群众保护现场、救助被害人,等待民警的到来,并协助警方第一时间将嫌疑人交由警方带离现场。
访谈实录

记者:能谈谈你报考警校的动机吗?
王国巍:小时候就是单纯觉得穿上一身警服或者军装会很帅。但后来,我也逐渐认识到“警察”不止是一身制服、一个名号,更意味着一份责任。“当一个人的青春和拼搏,可以和国家形象联系到一起,这是件多么幸运荣耀的事情”,所以我想通过报考警校,在警务化管理的锻炼中提升自己,让自己真正能承担起属于“人民警察”的重任。
记者:面对突发情况,你当时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王国巍:其实当时是挺害怕的,第一反应是愣住了,尤其当嫌疑人拿着明晃晃的菜刀往人身上砍去的时候,我没想到真的会有持刀伤人的恶性事件发生在自己眼前。但又想到,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公安大学生,绝不能置群众于危难而不顾,于是我选择了冲上前。警校的教育和培训也让我的挺身而出多了一份勇气和底气。我相信不仅是我,每一名公安大学生面对这样的危急时刻都不会后退。

记者:此次事件中,你是否感到日常的所学所获发挥了作用?
王国巍:对,这个其实感触颇深。这次事件让我深切体会到了“防卫与控制”和“警务战术”等警务实战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当时现场十分混乱,一些人民群众也参与了现场控制,却迟迟无法制服嫌疑人。这时我猛然想起警体课上学到的一些折腕、跪压的控制手段,于是就把它们应用到实际中来,才勉强让嫌疑人失去行凶能力,这也间接暴露出我学习与训练上的不足。如果我不曾掌握这些实战技能,便无法保护在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己也会处于危险的境地。
记者:这次经历带给你的感受如何?
王国巍: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心有余悸。这次经历也带给我两方面的思考。第一是责任方面,就引用咱们治安系教师说过的一句话:“穿上这身警服的时候,就没人把你当个孩子。在老百姓的眼里,你就是他们的靠山。”穿上这身警服,我们就必须担当起为人民除暴安良的责任。第二就是警务技能方面,我认识到自己现在的能力水平与真正的公安民警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实际,切实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记者:最后,有什么话想对师弟师妹们说吗?
王国巍:希望师弟师妹们能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获得真知灼见、真才实学,珍惜和同学共处的时光,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大学回忆,将来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放心的好警察。
记者后记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程式化的采访,而是一次同勇毅者的坦诚对话、与高尚者的心灵交流。访谈过程中,王国巍同学大方的谈吐和爽朗的笑容深深感染了我。在他流畅的讲述中,我恍若看见那个无畏冲锋的身影;从他质朴的语言中,我仿佛窥见他胸腔里搏动的,那颗勇敢单纯的赤子之心。

(王国巍参加集中见习动员会)
“德不孤,必有邻。”为他人安全挺身而出,为家国安宁赴汤蹈火,从来都是中华儿女看重和敬仰的崇高品质。如何“当个好人民警察”?真相或许不会只有“考个好成绩”这样简单。看向身边的善人义举,希望各位公安大学生都能在心里给定自己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