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初冬时节,河南林州,乐曲《定叫山河换新装》在红旗渠上空响起来。红旗渠的建设史,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发展五部曲。治安系2022级二大队六中队特开展“传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主题团课活动。
红旗渠,是一条流淌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精神长河,它的建设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首先,治安系2022级六中队组织委员刘广宜同学向大家介绍了红旗渠的背景、建设过程。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它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开工之时,恰逢新中国成立后最艰难的一段时期,物质条件极为匮乏——没有资金、没有口粮、没有住处、没有现代化器械,但修渠大军却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干出令人惊叹的壮举——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

接着,刘广宜同学带领我们观看了相关纪录片,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感悟。红旗渠的建成,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团结协作精神谱写出来的奋斗乐章。红旗渠首拦河坝工程,河水奔腾咆哮。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激发出人民群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满腔热情。当地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正是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历史的新征程上,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发掘包括红旗渠精神在内的宝贵精神财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凝心聚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新时代的预备警官的我们,更需主动担当作为、靠前一步,团结协作,坚持人民至上,不负韶华,努力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红旗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