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治:大家好呀!我们又见面了。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有关内容。一起开始学习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一百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一以贯之,决不因各种杂音噪音而改弦更张,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必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将“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明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五位一体”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性目标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个“全面”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保障。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深刻认识“四个全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作为具有内在理论和实践逻辑关系的统一体来把握和理解,努力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