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一部笑中带泪的电影,引发治安系2022级二大队六中队深深的震撼与思考。
《第二十条》是讲述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整个影片以郝秀萍,王永强一家为主线,韩明一家、张贵生一家为两条辅线。王永强家因被长期霸凌而进行反击,由此引出了定罪是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这一矛盾点,此后的剧情均围绕着这条线展开。韩明作为检察官之一,受到了三次冲击,张贵生的死,郝秀萍的跳楼,吕玲玲的调职,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韩明对此类案件的看法,也在逐步唤醒韩明心中深藏的对于追寻正义的本心。
“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
“什么是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
我们会时不时就看到诸如“男子/女子被打N分钟不敢还手”的热搜新闻,才会意识到正当防卫在当下普及性的不足,大多数人对于正当防卫的认知,跟《第二十条》里那句“只要动手就是互殴”基本差不多——但人在受到侵害时,如不能以适度的暴力捍卫自己,其实是一种基本尊严的丧失。罗翔老师说,“法律中没有理性的人,因此必须要代入防卫人的立场,不要对防卫人过于苛责。”
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坚持上访是为了追求正义,郝秀萍绝望跳楼是希望案件拥有公平公正的判决。每一位像张贵生见义勇为帮助被猥亵女生的人,每一位像郝秀萍即使深处泥潭、也想要保护身边的人,他们都只是需要法律给予他们公平公正。追求正义其实是每个人心中最简单的诉求。就像影片中有说“郝秀萍为什么要扔下丈夫和五岁的残障女儿跳楼?她不只是对恶势力的绝望,她是对法律的绝望,她是对公平的绝望,是对我们的绝望,如果我们不能给他们带来希望,那我们穿着一身制服干什么?”法条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正义而存在的,而不只是冰冷的文字。因为有了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的存在,我们才能追求正义,公平公正,在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是沉默而是见义勇为,这些都是基于法律而存在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不要因为自己害怕而放弃维护自己的公平正义。现实世界可能是冰冷、麻木的,那就需要法律、需要公平正义带给现实世界的苦难者光亮和希望。
作为未来的执法者,我们要能守住法律的底线,为伸向正义出手、为法治强国贡献力量,让人民群众真正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