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文明对话日,同悟思想铸警魂——治安学院2024级二大队开展主题团课

作者: 时间:2025-06-16 点击数:

2025年6月10日,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如约而至。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拓宽公安院校学子国际视野2025612日,山东警察学院治安学院2024级五中队团支部组织开展“共学文明对话日,同悟思想铸警魂”主题团课。本次团课由文体委员杨怡霏主持,团支部全体学生参加。

5E9DB4

团课伊始,杨怡霏为大家介绍了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经纬。这由中国于2024年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倡议设立的国际性纪念日,承载着推动全球文明互鉴的深刻愿景——它以“对话架桥、文明共生”为底色,既鼓励世界各国敞开心扉,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中增进理解、消弭误解,也致力于培育包容互尊的文化土壤,让多样性成为文明互学互鉴的源头活水。其内核始终紧扣“在差异中寻共识、于交流中促发展”的时代命题,呼吁国际社会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代替冲突,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注入温暖而坚定的文明力量。

交流互鉴,美美与共。杨怡霏着重阐释道,文明交流互鉴理论对公安院校学生而言意义非凡。学生们既能在博采全球警务文明之长中拓宽执法视野,如借鉴国际反恐、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以牢忠诚警魂,为守护社会稳定夯实认知根基;也可在文明互鉴中汲取协作智慧,将跨国犯罪打击、应急处突等理念转化为实战本领,让未来服务群众、化解风险的行动更精准高效;更能以文明多样性培育“天下为公”的警务格局,推动学生将互鉴所得融入基层实践,在调解多元矛盾、护航流动人口等工作中践行知行合一,以开放胸怀与专业担当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

20DB29

分组讨论环节,全体学生围绕“基层警务中,如何用‘文明同理心’提升群众工作效率?”展开思辨。结合治安学专业特色,学生们深入思考“文明对话”的实践落点,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人结合社区治理案例,提出“先倾听不同群体的文化表达,再以群众熟悉的语言普法释法”,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有人聚焦流动人口服务,认为“理解地域文化差异下的诉求逻辑,方能精准对接安居、就业等民生需求”,将文明同理心转化为矛盾化解的“润滑剂”。

31F6E1

本次团课的顺利开展使学生们深入了解“文明对话国际日”的相关内容,在聚焦时事中体悟文明交流互鉴理论对公安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其既是拓宽国际视野、培育包容思维的“指南针”,也是锻造新时代公安铁军、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铺路石”。学生们坚定表示,定会将理论所学深度融入实践,以脚踏实地的姿态、笃行不怠的决心,为新时代公安事业贡献蓬勃力量。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警察学院 治安学院   鲁ICP备 05001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