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山东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的学生,这个暑假,我带着对公安实战的无限憧憬,来到了青岛市胶州市公安局三里河派出所,开启了为期三周的见习之旅。这里没有校园的宁静有序,却澎湃着城市脉搏的强劲律动;没有课本上的理论推演,却铺展着车水马龙与人潮交织的实践画卷。这段亲身经历,如同一块磨刀石,不断淬火砺炼着我心中那颗炽热的从警初心。
一、聆听:在请教前辈中领悟反诈真谛
见习期间,我有幸采访了派出所的青年业务骨干杨警官。面对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杨警官分享了他的工作心得:“反诈宣传不能只发传单、喊口号,更要‘精准滴灌’。比如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独居老人、网购达人等,宣传的侧重点和方式完全不同。要利用好微信群、社区活动,甚至帮大爷大妈调手机时见缝插针讲案例,效果会更好。” 他强调,“预防走在发案前,多劝阻一起诈骗,比破获一起案件更有意义,更能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 这让我理解了公安工作的前瞻性和服务性。

二、实践:在盗窃协查中锤炼办案思维
一次实战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我协助杨警官处理一起沿街店铺手机被盗案。监控画面模糊,嫌疑人戴着口罩,踪迹难寻。杨警官带着我一帧帧复盘监控轨迹,不放过任何转角;同时手把手指导我规范制作报案人笔录,特别强调要深挖物品特征与案发细节。他迅速联系图侦部门进行技术处理,并精准部署警力在嫌疑人可能出没区域加强巡逻布控。几天后,当嫌疑人再次作案时,被早已蹲守的同事当场抓获。
案件告破后,杨警官的复盘让我醍醐灌顶:“小案不小看,现场勘查要细、信息录入要准、线索研判要勤、后续跟进要实。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突破口。” 这次实战经历让我真切触摸到了公安办案的系统性链条与严谨性要求。

三、感悟:在字里行间见证成长足迹
在见习的时间里,我坚持用笔尖记录下每一个成长的瞬间。翻开那本厚重的见习笔记,密密麻麻的字迹间流淌着基层警务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记录一起起矛盾纠纷调解,我逐渐领悟到“法理情”相融的深刻内涵;在整理一桩桩案件办理的细节时,我慢慢掌握了规范执法的要义精髓。每当夜深人静整理笔记时,那些出警现场的紧张气氛、调解成功的欣慰笑容、群众道谢的温暖瞬间都会在脑海中重现。这份笔记不仅铭刻了业务技能的提升,更深深刻画了“为民初心”的淬炼历程。在未来的从警之路上,我将继续以笔为镜,在记录中反思,在思考中成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