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蓝育新苗:治安学院2025级带训教员心声录(二)

作者: 时间:2025-09-23 点击数:

风拂过训练场,当嘹亮号声划破晨曦,治安学院2025级新生的军训序曲已奏响十余日。我们看见,一张张脸庞日渐坚毅,身姿愈发挺拔;我们听见,一步步脚印落地铿锵,节奏整齐有力。而在这青春乐章的背后,是带训教官们以心血为墨、以担当为笔的默默书写。他们与新生们共同迎接晨曦,相伴静守星光,是训练场上令行禁止的严师,也是点滴中润物无声的益友。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成长与陪伴的故事,看锋芒如何在汗水中淬炼、在守护中成形。

治安学院2025级一、二中队教员 周子盟

42A79

记者:从您的观察来看,这段军训经历对新生们理解警察职业有什么影响?

周子盟:军训让新生们对“人民警察”的认知正从模糊走向清晰。入学之初,不少人或许认为警察就是“抓坏人”的光鲜职业,如今,他们在烈日下的军姿里,真切体会到何为“坚守”;在反复的队列训练中,读懂了“令行禁止”背后的责任;在集体行动里,感受到这份职业与团队、与人民之间紧密的联系。这些训练,正在帮助他们构建起“警察不只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担当”的职业信念。

治安学院2025级一、二中队教员 赵德硕

46FD0

记者:您认为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新生们在哪些方面的变化最能体现他们向合格预备警官的转变?

赵德硕:最明显的是他们从“散”到“聚”的蜕变。曾经或多或少以自我为中心,如今纪律意识显著增强——军姿站得挺拔,训练中学会顾全大局、主动配合。他们眼神里的坚定,对“警察”二字愈加庄重的态度,无不说明职业认同正在心底扎根。比如齐步训练追求整齐,其实是在磨练执法必需的严谨;口号呼喊中的默契,则是在积淀团队协作的意识。当“集体优先”逐渐成为自觉,他们就离合格的警官更近了一步。

治安学院2025级三、四中队教员 林立伦

3680D

记者:您觉得在这段军训期间,新生们对“警察”身份的情感认同是如何逐步建立的?

林立伦:这是一个从“陌生”到“认同”,再到“使命”逐渐清晰的过程。起初,很多同学对警察的想象停留在“帅气”“威武”,甚至有人笑言“为穿制服而来”。但随着训练推进,当他们在三十多度的天气里站军姿,汗水湿透仍不动摇,才开始懂得警察执勤背后的艰辛;当因一人失误全排重来,他们真切感受到“集体荣誉重于一切”;当深夜紧急集合的哨声响起,所有人迅速整装待命,那一刻,“随时出发”的紧张感让他们第一次触摸到警察职业的真实脉搏。令我特别感动的是,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原来警服不是装扮,是无数前辈用担当织成的铠甲。”这样的认知转变,正是情感认同最真切的生长。

回望训练场上那些坚毅的身影与温暖的目光,这段汗水与荣光交织的淬炼之路,正缓缓沉淀为青春中熠熠生辉的记忆。一声声口令、一次次示范,如春风化雨,悄然在2025级新生的心中筑起了一座无形却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愿这群藏蓝少年,带着军训磨砺出的钢铁意志与赤子之心,在未来的从警路上以梦为马、步履不停,不负藏蓝、不负荣光。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警察学院 治安学院   鲁ICP备 05001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