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现代产业学院首批64名无人机学员在青岛考试中心以100%通过率的优异成绩,全员通过中国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成功考取无人机民用航空许可证。此次考试涵盖理论、实操、地面站作图和紧急返航四个科目,学员们在山东春季罕见大风天气中迎难而上,以扎实技能交出圆满答卷,彰显了我校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硬核实力。
作为国家认可的无人机领域权威资质考试,此次考核由民航局指定机构全程监督,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理论考试涉及航空法规、气象学、飞行原理等专业知识;实操环节要求学员独立完成无人机起降、航线飞行及应急处理;地面站作图则考验复杂任务规划能力;返航科目模拟设备故障场景,要求精准操控无人机安全降落。面对高标准考核,64名学员凭借扎实训练基础全员通关,充分体现了我校无人机专业“理实一体、产教融合”的教学成效。
为保障学员适应考试环境,学院于4月11日组织学员从济南赶赴青岛考试中心,由孟葆玥、邱文康两位老师带队,开展为期两天的针对性集训。在教练团队指导下,学员们重点突破多旋翼无人机抗风飞行、复杂地形航线设计等难点,反复打磨地面站系统操作流程。考试当日,山东半岛遭遇6-7级阵风,远超常规训练气象条件。面对突发挑战,学员迅速调整飞行策略:理论组精准计算风速对电池续航的影响,实操组采用低空迂回航线降低风阻,地面站团队紧急优化任务航点参数。学员回忆:“大风导致无人机剧烈晃动,必须同时兼顾操控杆灵敏度与云台稳定性,这对心理素质和肌肉记忆都是极大考验。”最终,全员在恶劣天气中高质量完成全科目考核,获考官组“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高度评价。
现代产业学院院长王晓东表示,此次“满堂红”的佳绩,是学院对接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里程碑。学院依托与头部无人机企业的合作优势,构建了“课程-实训-认证-就业”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此次考试不仅检验了我校无人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更展现了学子们不畏挑战、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随着民用无人机应用场景的加速拓展,无人机民用航空证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就业招考岗位条件。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宽培养路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低空经济产业腾飞注入蓬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