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奋进史诗中,总有人以无声之姿托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为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2月12日,治安学院2023级二大队以“隐盾铸魂映赤胆,深蓝砺剑守河山”为主题,组织开展黄旭华同志先进事迹专题学习活动。本活动旨在引导公安大学生从“核潜艇之父”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淬炼新时代公安铁军的使命担当。

无声誓言:三十载深潜书写忠诚答卷
黄旭华同志青年时期立志“科学救国”,1958年奉命参与国家绝密工程后,毅然切断与家人的联系,隐姓埋名投身于核潜艇研制。三十年间,他以“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的纪律性严守国家机密,用“甘做沉默砥柱”的抉择践行“国之重器,隐于无名”的誓言。《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辞》评价其“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深刻揭示了忠诚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心关爱英雄模范,推动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黄旭华“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深刻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从警校课堂到执法一线,预备警官们需以黄旭华为镜,将忠诚融入血脉,在未来的涉密案件处置、重大任务执行中,始终以“万无一失”的标准筑牢防线。

砺剑攻坚:科技报国与服务人民的精神共振
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黄旭华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封锁,从零起步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自主研发。他以“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研态度,对待核潜艇研制“万米深潜,分毫必较”的科研精神,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黄旭华曾说:“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这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的担当,指引学生在今后的从警生涯中应始终秉持“民生无小事”的理念,公安工作的本质与黄旭华“为国铸剑”的使命同频共振——皆是以平凡坚守托举山河安宁。

薪火相传:藏蓝使命的时代担当
黄旭华同志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其精神对公安大学生的启示,不仅在于严守纪律、攻坚克难的职业素养,更在于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格局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英雄辈出,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长盛不衰。”黄旭华同志的深潜人生,是一盏照亮警途的明灯。他的故事告诉学生们:真正的英雄无需赫赫之名,只需将忠诚与担当化作无声的力量,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而这,正是公安事业薪火相传、永续发展的精神密码。

此次专题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跨越历史的精神对话,更是一场铸魂砺剑的实践淬炼。治安学院2023级二大队将以黄旭华精神为指引,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工作,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方针深植血脉,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以无声之姿守护万家灯火,以赤子之心捍卫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