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14时,曹县地表温度高达41℃,热浪滚滚中,治安学院2023级一中队五名实习学生——周子盟、薛书恒、林晓涵、孙伟轩、梁兢赫依然坚守在曹县公安局青荷派出所的工作岗位上。从清晨到深夜,他们穿梭于值班室与警车之间,忙碌于处置警情、巡逻防控,用汗水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已是他们扎根曹县公安局基层警务一线的第26天,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成长,每一刻都在书写守护万家灯火的动人篇章。
周子盟:找回失物,感悟服务真谛
在周子盟第二次值班期间,青荷派出所接到了一起群众遗失挎包的警情。她迅速协助值班中队调阅监控、梳理线索,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联系到失主并将挎包完好归还。当看到失主如释重负的神情时,周子盟深刻体会到,基层警务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警察职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务人民”四个字,在这一刻化作了群众的一声朴实感谢,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从警的初心。

薛书恒:救助走失儿童,体会团圆意义
7月15日上午,薛书恒跟随警车赶到现场,发现一名与家人走散的聋哑男孩。他耐心地用书写纸条的方式与男孩沟通,并结合人脸比对技术,最终联系上了男孩的父亲。当看到男孩父亲泛红的眼眶时,薛书恒深深感受到,警察的价值不仅在于侦破大案要案,更在于守护每一个微小的团圆。这身警服不仅是群众危难时的依靠,也是他从青涩学生蜕变为忠诚卫士的见证。

林晓涵:协助处置偷渡案件,探索执法温度
实习期间,林晓涵协助处置了一起缅甸偷渡女孩案件的处置。她严格依规执行流程,同时注意到女孩因语言文化差异而紧张不安。在陪同女孩体检和送拘的过程中,她既确保了执法程序的严谨,又给予了女孩充分的关怀。这次经历让她明白,警务工作不仅是严格执行法条,更需要在刚性执法中融入对个体境遇的理性观照,探索更具温度的实践路径

孙伟轩:跟随参与抓捕,领悟警察使命
7月13日凌晨,孙伟轩第一次完整地参与了从抓捕到送押的全流程。他跟随队长迅速行动,成功制服嫌疑人,并在老民警指导下完成了详实的笔录。押送路上,望着后视镜中颓然的嫌疑人,孙伟轩回想起入学时的宣誓,深刻体会到“平安”二字的分量——它藏在每一次深夜抓捕的力度里,在每一份详实的笔录中,在押解车碾过夜雨的辙痕里。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警察的成长是把“守护”二字融进每一次琐碎与惊险之中。

梁兢赫:制服精神障碍患者,探索刚柔并济之道
7月24日上午,梁兢赫参与了一起精神病人伤人警情的处置。面对情绪激动的男子和倒在血泊中的伤者,他迅速配合民警拨打急救电话,并在沟通无果后果断制服嫌疑人。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警务工作的复杂性与挑战性:既要确保执法的严肃性,又要体现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快速判断与行动是警察的基本素质,而耐心与技巧则是处理特殊警情的关键。

在青荷派出所的实习生活中,五名实习学生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战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誓言。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如今能够独立完成警情处置,他们在接警、巡逻、防控等工作中淬炼了技能,筑牢了辖区平安防线。这段经历不仅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警察的职责与使命,更让他们对未来的从警之路充满信心与力量。他们表示,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守护人民平安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